漠河八大怪体现了漠河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、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,那具体有哪八大怪呢?以下漠河旅游包车小编就给大家来讲一讲:
1、太阳月亮同时在
由于漠河位于祖国的最北端,占据着高纬度的地理位置,每到夏至左右,便产生昼长夜短的极昼现象,晚上九时,人们仍可以在室外看书、下棋、闲庭信步。当夜幕 降临到午夜一两点钟,天又开始放亮,晚霞与朝晖在东方的天宇上交相辉映,夜晚挂着黎明,阳光挽着月光,景象十分壮观,因此人们又称漠河为北极“不夜城”。
2、木头包在墙皮外
大兴安岭是我国的木材资源宝库。八万里兴安,浩瀚的大森林,远古时代,这里便有人类居住。由于人烟稀少,只见树木不见人。这位当地人提供了便利的生存条 件,随手可得的木材粗略加工便可建房居住,这就是“木刻楞”。木刻楞房都是用木材垒砌,用黄泥沟上墙缝,就连防雨的瓦盖也是用木材劈出来的。此房既保暖又 宽敞明亮,既蕴含着欧式建筑风格,又展示出北方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风情。
3、汽车没有爬犁快
马爬犁是北极村人自制的一种冬季交通工具,它主要取材于桦木,轻快便捷,易于在雪地上快速行驶。如果汽车与马爬犁在雪地上追逐赛跑,汽车不如不安装雪地 胎,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马爬犁的。随着北极村旅游业的兴起,乘坐马爬犁在森林雪原中驰骋,已成为北极村冬季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,受到游人的普遍喜爱。
4、一脚跨出国境外
漠河地处祖国的最北端,与俄罗斯的赤塔州和阿穆尔州隔江相望,边境线长245公里。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,近在咫尺的边防线,两国只有一步之遥,如果您在冬季走在冰冻的江面上,不小心步子稍大一点,就会跨出国界。
5、一年四季吃野菜
五冬六夏吃干菜,是由于过去生产生活条件落后,人们只能以干菜和冻菜维持日常生活。现如今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追求的是身体健康、崇尚的是绿色食 品。利用高科技生产技术,采取速冻、保鲜、室内栽培等多种形式,使新鲜的野菜走进了每个家庭的餐桌,漠河人以一年四季吃野菜而感到自豪。
6、鲤鱼游到岸上来
在黑龙江边,人们经常能看到鱼儿游到岸上。这是因为黑龙江每到开江之时,冰排相互碰撞,受排挤的江鱼被冲到岸上。另外还有两种情况:一是鱼儿到了繁殖期,相互追逐,慌不择路,游到岸上;还有另一种情况是食肉鱼撵小鱼,速度过快,而窜到岸上。
7、机场建在冻土带
漠河地处北纬53度线上,为永久冻结区,冻土最深下限124米,一般都在60~80米,因此在漠河建机场,无疑是建在永冻层上。这是我国能和青藏铁路并驾齐驱的科技成果,令世人瞩目。该机场于2008年6月21日正式通航。
8、南海观音到塞外
北极林海观音圣像是现海南南山海上观音的原身像。2006年海南南山佛教文化苑要奉安一尊108米的观音法身像,而10.8米的原身像迁出南山苑后,当时有许多城市提出奉安原身像的申请,但都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,最终确定把原身像奉安在漠河。
2006年9月12日,在南山寺智法大师和水怀法师的护送下,经过7天7夜的奔波,行程6000余公里,观音原身像平安抵达漠河,并于同年11月9日奉安在观音山。